產品中心

CONTACT US
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!
金玉579
引種編號:渝備玉2019012
滇審玉2017022號
(川)引種2019第039號
(湘)引種[2017]第2號
(鄂)引種[2021]第059號
規 格:1公斤*30袋/件、2公斤*15袋/件
品種名稱:金玉579(區試名稱:金玉505)
申 請 者: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、貴州省旱糧研究所
育 種 者: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、貴州省旱糧研究所
品種來源:QB1013×QB1923
特征特性:全生育期120天,與對照黔單16相當。株型半緊湊,株高 283厘米,穗位高123.5厘米,雄穗一次分枝16個左右,雄穗最低側枝位以上主軸長38厘米,最高側枝位以上主軸長30厘米,雄花護穎有淺紫斑,花藥淺紫色;雌穗花絲綠色;果穗筒形,穗長17.8厘米,穗行數18.5行、禿尖1.2厘米。籽粒排列直,籽粒黃色,半馬齒型,百粒重35.7克。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:容重800g/L,粗淀粉含量70.5%,粗蛋白含量10.43%,粗脂肪含量4.91%,賴氨酸含量0.33%;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: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莖腐病、灰斑病和絲黑穗病,感穗腐病和紋枯病。
栽培技術要點:①播種期和密度:春、夏播均可,春播宜在4月上中旬播種,夏播在5月中旬以前播種。種植密度為3500~4000株/畝。②種植方式:采用營養塊育苗移栽效果較好,選擇適宜的土壤墑情和氣候在二葉一心到三葉一心時適時移栽。③施肥與田間管理:播種前用拖拉機或牛犁耙1~2次,并輔以人工碎土平整;在肥水管理上,以促為主,施足底肥基肥畝用量在50~150斤之間,種類以腐熟農家肥、復合肥、普鈣和氯化鉀為主。直播應及時勻苗間苗,保證苗全、苗齊、苗壯。用10公斤尿素/畝作苗肥,20~25公斤尿素/畝+5公斤硫酸鉀在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。苗肥結合中耕除草,穗肥施用結合中耕培土。整個生長期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。④適當晚收獲,可提高千粒重。
審定意見:該品種符合貴州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,通過審定。適宜在貴州省的貴陽市、遵義市、安順市、銅仁市、畢節市、黔南州、黔東南州、黔西南州、六枝特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區種植。注意防治穗腐病和紋枯病。
品種名稱:金玉579(試驗名稱:金玉579)
審定編號:滇審玉米2017022號
申 請 者: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
育 種 者: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
品種來源:該品種是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選育而成,以QB1013為母本、QB1923為父本雜交組配選育而成的雜交種。
特征特性:成株整齊,區試平均生育期127天。幼苗第一葉頂端圓到匙形、葉鞘花青甙顯色強到極強。葉片彎曲程度極弱到弱、與莖稈夾角小到中。植株葉鞘花青甙顯色無或極弱,株高矮到中,穗位矮。散粉期早到中,雄穗穎片除基部外花青甙顯色中到強、側枝彎曲程度中到強、與主軸的夾角小到中,雄穗最低位側枝以上的主軸長度、最高位側枝以上的主軸長度及側枝長度中、一級側枝數目少,花藥花青甙顯色弱到中、花絲花青甙顯色極弱到弱,植株莖稈“之”字形程度無或極弱,錐到筒形穗,籽粒中等黃色偏中間型,穗軸穎片花青甙顯色強。平均穗行數16.4行,行粒數43.5粒??剐澡b定:高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彎孢霉葉斑病,抗穗腐病,感灰斑病、紋枯病、莖腐病,高感銹病。品質分析:容重788g/L,粗蛋白質8.38%,粗脂肪3.62%,粗淀粉76.8%,賴氨酸0.28%。
栽培技術要點:選擇中上肥力,質地疏松,通透性好,保水,保肥力較好的地塊;氣溫基本穩定在10-12度時適時播種;合理施肥,施足底肥,重施穗肥;合理密植,密度在每畝3500-4000株左右;合理施肥,以施足基肥為主,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;加強銹病等病、蟲、鼠害防治;適時收獲。
審定意見: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,通過審定。適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-2000米玉米區種植。
金玉579湖南:(湘)引種〔2017〕第2號
引種區域為邵陽市、張家界市、懷化市、湘西自治州.
品種名稱:金玉579
引種編號:渝備玉2019012
品種來源:QB1013×QB1923
引 種 者: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、重慶艾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
育 種 者:貴州金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、貴州省旱糧研究所
審定編號:黔審玉2017003
特征特性:該品種屬雜交玉米。全生育期124.8天,株高264厘米,穗位高103厘米,株型緊湊,穗行數16.3行,行粒數38.6粒,百粒重37.3克。
抗性評價:高抗小斑病,抗大斑病、穗腐病,中抗紋枯病,高感莖腐病。
栽培技術要點:
1.播種期和密度:春、夏播均可,春播宜在4月上、中旬播種,夏播應在5月中旬以前播種,每畝種植密度3000~3300株;
2.種植方式:該品種植株稍高,采用營養塊育苗移栽效果更好,一般在2葉1心到3葉1心時,選擇適宜的土壤墑情和氣候進行移栽;
3.施肥和田間管理:肥水管理以促為主,施足底肥,每畝用農家肥1000千克和復合肥30~50千克做底肥,條施或穴施;直播方式應及時勻苗間苗,保證苗全、苗齊、苗壯;苗肥每畝施用10千克尿素,結合中耕除草;在大喇叭口期每畝施用穗肥20~25千克尿素和5千克硫酸鉀,同時中耕培土。
風險提示:1.根據當地農技或植保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;2.注意培土預防倒伏。
引種適宜種植區域:適宜重慶市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、平壩、低山地區種植。